是举轻若重还是举重若轻

2018-06-0315:16:00来源:微信公众号: 知行谈 评论 3,616 views

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轻易许诺的人,必然缺少信用;把事情想得过于容易的人,做起来必然觉得困难很多。

老子一生谨小慎微,凡事都强调防患于未然,注重从细小问题入手化解矛盾。

《道德经》六十三章写道:“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”

意思是,解决困难,从容易的地方入手;成就大事,从细小的地方开始。天下的困难和问题,刚刚产生的时候,必定是容易解决的;天下的重大事情,刚发生的时候必定是细小的。

老子感慨:轻易许诺的人,必然缺少信用;把事情想得过于容易的人,做起来必然觉得困难很多。因此圣人总是把事情设想得困难些,所以他永远也没有办不成的难事。

老子主张“不敢”,曾多次阐述这一主张。《道德经》三章提出“使夫知者不敢为也”,六十七章提出“三宝”,即慈爱、节俭和“不敢为天下先”。七十三章又说:“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”。

老子的这些观点与他“无为而治”的核心思想是相辅相成的。

“无为而治”虽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,但并非毫无道理。他说“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”其实揭示的倒是客观规律。历朝历代多少人的失败教训便是他这一规律的应证。伍子胥勇于直谏被抛尸江中。张居正勇于改革,死后子孙遭诛连,家中十多人被关在屋里活活饿死。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。

这些人的教训固然深刻,但这些教训也成全了他们的万世英名。多少谨小慎微善于保全身家性命的人,却早已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。

人的性格各异,才智各有长短。凡事小心谨慎,固然没有错,凡事敢作敢当也没有什么不好。就一般规律而言,小心谨慎者,不会有大错,也难以有大为;敢作敢当者,往往成大器,也往往酿大祸。

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曾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不拘小节的可能不得人心,处处小心的可能处处得意;过于自信的可能欲速不达,安分守己的可能稳扎稳打。独创带来孤立,平庸带来团结;温暖造就优柔,严酷造就顽强……没有志向的人往往一生安宁,充满活力的人往往一生艰辛。”

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,就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,根据自己的志向和情趣而选择了。

人们处事的风格无外乎两种,一种是举重若轻,一种是举轻若重。老子大概属于那种举轻若重的人。

举轻若重者总是把困难想得很多,把处事的方案想得很细,为人处事,谨慎而严密。举重若轻者,总有那么一股大无畏的气概。在他看来,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,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,也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,不屑于鸡毛蒜皮的小事,不出手则已,一出手便是大动作、大手笔,大有气吞山河之势。

古代人物中,嬴政、刘彻、曹操、朱元璋算是举重若轻者,管仲、范蠡、诸葛亮、曾国藩算是举轻若重之人;现代领袖人物中,毛泽东大概属于举重若轻者,周恩来大概属于举轻若重的人。

这两种风格说不上谁优谁劣。要成就一番大业,这两种人都不可缺少,最好是珠联璧合,互为补充。

是举轻若重还是举重若轻

不同的风格在不同的时代可有不同的彰显,战争年代或转折时期,恐怕更需要举重若轻者指点江山、拨乱反正;和平发展时期,恐怕更需要举轻若重者鞠躬尽瘁、富国安民。

这两种风格各有各的优势,也各有各的局限。

举重若轻者更容易成就大业,但也容易犯错,这种人要么名垂青史,要么身败名裂,往往集大功大过于一身;总之,这种人注定是风风火火的一生,是轰轰烈烈的一生,是大起大落的一生。

而举轻若重者,是不容易犯错的,但要成就大业很难,而一旦成就大业,总是那样的完美,让人无可挑剔。这种人注定是辛辛苦苦的一生,忙忙碌碌的一生,平平稳稳的一生。

 

小结:

举重若轻:再重要的事情再了不起的事情,在他看来不值一提;这类人适合把控大局;

举轻若重:适合干活,不适合当领导。再小的事情,我都看得非常重要,我认为这个东西重要的不得了,所以我要认真对待它;

一个公司的领导人的合理搭配:一把手-举重若轻,二把手-举轻若重;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